句子抄
最新原创句子 第23页
▼
首页
搜索
推荐心语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更愿意让朋友就这样无用着、闲置着,也不舍得将这清水搅浑。 有时,因为这清水太明澈见底,竟会给不知情的旁人造成一种幻象,以为“无水”,以为这两人不是朋友,就像一块明净透亮的大玻璃常常使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而眼睁睁地一头撞上去。
——陈果《好的孤独》
在出现实际的困难时,我们反倒不找朋友帮忙,不向朋友借钱,不要求朋友为我们找工作,不愿意让朋友出面为我们捋平麻烦。 那是一种建立在心心相印基础上的情感关系,你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使自己的soul mate(灵魂伴侣)承担太多现实的功利之用,因为你爱你的朋友,爱他所以不愿轻易增添他的烦恼,也不希望你们质朴的友情因为掺入了任何非友情的因素而变得复杂纠结。
——陈果《好的孤独》
朋友是“无用”的。我们之所以交朋友、之所以需要朋友、之所以爱我们的朋友,不是因为他们“有用”。 而是为了奉献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了与之分享心灵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为了那种相互理解所带来的默契,为了“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的空气般的同在感和信赖感。
——陈果《好的孤独》
“朋友”一词的滥用,恐怕仅次于“爱情”。正因为频繁遭到误用,人们对它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误解,“朋友”一词也因此掉价不少。真挚的“朋友”即是“挚友”,他们不是玩伴,不是酒友,不是寂寞时的慰藉者,不是精神的避难所,也不是基于利益牵扯或实用效果的“人脉”,更不是在场面上随口说说的套话或社交辞令;“朋友”往往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朋友”不是对你的主意或见解都抱以赞同、迎合的人,也不是对你事事妥协、盲目跟从的人;“朋友”不是跟班,不是附庸,也不是陪衬人,而是在人格和精神上彼此对等的人;“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者,因为心灵的亲近、精神的契合往往需要在时间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陈果《好的孤独》
所谓“知己”是两个精神之间难以言传的、不可理喻的默契,也是两个灵魂面对面时自然而然卸下伪装的平等与坦诚——当你们不见时,他住在你心里;当你们相见时,你整个人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陈果《好的孤独》
知己之间保持着最透明、最纯洁的精神生活,透明得可以相互看破,彼此之间总能一目了然、心事洞明。甚至是自己最不愿启齿的想法,你也愿意向他袒露,而他愿意去看,也愿意去懂;在看到了你最丑陋、最不堪的那一面后,他依然愿意握你的手、拥抱你。知己之间的交往纯洁得不含任何原因、目标、意图,就像和另一个自己相处那样,不为社交、娱乐、利益、怜悯、崇拜或任何具体的需要。你和他交往甚至不是为了获得或维持“友谊”,只是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安心,他的存在打破了你生而孤独的咒语,而这几乎算得上是人间的一个奇迹。
——陈果《好的孤独》
我们还有另一个“家族”,它不依赖于生理上的“亲缘”,它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然归属,我们对它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与选择,我们可以随时随意彻底地解除这样的关系,只要我们发自内心这么希望。进入这个家族只需要一个条件:彼此心意相通、精神相合、彼此欣赏、相见恨晚。在此我把它称为“精神家族”,其实就是由精神连接起来的最真挚的“友谊”,或者说,“知己”。
——陈果《好的孤独》
我们身边常常会冒出“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那时只有真正的知己好友会“不合时宜”地给我们必要的规劝与忠告;那些在我们失意之时闻风而散的往往正是原本蜂拥而至的人,而恰恰是那些责备我们轻率、批评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懊恼不已、败兴而归的人,在此时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支持。我们不会怀疑,这样的一个朋友,不论他是贫是富,他始终宝贵。
——陈果《好的孤独》
像他说的,大海上的航船驶向远方,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它们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看不见它们了,但它们依旧存在。死亡也是一样、人们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他们依然存在,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存在。
——陈果《好的孤独》
选择对它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地当它不存在,还是选择正视它、心平气和地与它和解,接受这迟早会发生的事实;选择忍受它,将它视为悬在人生之路的上方、时时可能坠落的巨石,还是选择享受它,就像酒足饭饱的盛宴之后,我们终要离席;选择做三楼的人,把它当成那座不可翻越的大山、为之哀愁痛苦,还是选择努力地拾级而上,攀爬到精神的更高层,做那个十楼的人,超越它的高度、摆脱它的威慑。
——陈果《好的孤独》
“忏悔”二字皆是出于真心,心中有愧,永断不作。
——陈果《好的孤独》
生活之为生活,苦与乐皆是她的真味,谁要是拒绝接受生活之苦,注定也会被剥夺生活之乐;两者之间往往不存在取舍,要么全要,要么一样也没有。
——陈果《好的孤独》
意志源于心智坚定,不可动摇;勇气源于内心无所畏惧;谦逊源于心存敬畏;豁达源于心胸宽广。
——陈果《好的孤独》
外功:功利之功
内功:修养之功
我们无法永远占有,我们注定会失去。
——陈果《好的孤独》
在这个世界上,感恩之情是善的推动者。
——陈果《好的孤独》
让自己在他人眼中闪闪发光,引来旁人路人陌生人的羡慕与赞叹——很多人把这当成对自己的善待。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自爱,而更像一种“自厌”,因为这里面全然没有对真实自我的观照、尊重和接纳,却充满了对自我本性的无视、嫌弃和压抑。事实上,这大可不必,一个人,不论表现得多好多完美,总有人喜欢,总有人不喜欢。即使像耶稣一样的圣人,也是有人喜欢他,有人不喜欢他,有人憎恨他,甚至将他送上了十字架。既然如此,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
——陈果《好的孤独》
而成熟的开心,则接近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淡定。它放开具体的对象、超越转瞬即逝的个人情绪。那不是来去匆匆的“快乐”,而是豁达大度、无所计较的“开心”。当一颗心是洞开的,就能容纳世间万象,“悲欢”和“苦乐”可以在其中自由出入,随它来来去去、自生自灭,只因风平浪静的海面倏忽吹过一丝微风,偶尔微泛水纹而已。对于成熟者,有糖吃挺开心,吃不到糖也不难过;赢了人家挺开心,输了也不难过;美味佳肴不拒绝,粗茶淡饭不计较;得意之时不显摆,失意之时不抱怨。
——陈果《好的孤独》
人说越长大越孤单,逐渐变得成熟,其实不然,最成熟不过“天真”看似越来越远离儿时的“单纯”,事实上却是越来越趁近淳厚而圆滑的“天真”。
——陈果《好的孤独》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
——陈果《好的孤独》
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陈果《好的孤独》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