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最新原创句子 第29页
▼
首页
搜索
推荐心语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后来渐渐才知道,搬家对游牧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离开和一场到达那么简单。在久远时间里,搬家的行为寄托了人们多少沉重的希望啊!春天,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但是,大家仍然要充满希望地一次次启程,仍然要恭敬地遵循自然的安排,微弱地,驯服的,穿梭在这片大地上。连长着翅膀,能够远走高飞的鸟儿不是也得顺应四季的变化
——李娟《羊道三部曲》
这样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脏东西呢?至少没有黑暗诡异的添加剂,没有塑料包装纸,没有漫长曲折的运输保存过程。面粉、水和盐均匀地一一如相拥熟睡一般一一糅合在一起,然后一起与火相遇,在高温中芳香地绽放、成熟……这荒野里会有什么肮脏之物呢?不过全是泥土罢了,而无论什么都会变成泥土的。牛粪也罢,死去的小羊也罢,火焰会抚平一切差异。在没有火焰的地方,会有一种更为缓慢、耐心的燃烧——那就是生长和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在一点点降解着生命的突兀尖锐之处。
——李娟《羊道三部曲》
总是没有人,总是没有目的,总是时间还早。
——李娟《羊道三部曲》
总是想象着斯马胡力独自在外放羊的情景……他赶着羊群翻过一座座大山,重重美景让人疲惫,寂寞也让人心生倦意。于是他系了马,在森林边的大石头上躺倒睡过去了。羊越走越远,他的睡眠却越陷越深。哎,睡吧。心里还有什么挂碍呢?什么样的力量都无法像“寂静”那样,轻易地就能让人完全停止下来。斯马胡力睡着的时候,山野的另一个角落,我们的家,我们的毡房,也承载着我们沉重的睡眠,在归来羊群的环绕下,稳稳当当搁放在群山之间,像扎了根的种子一般坚定。而在毡房中沉入梦境的我们呢,却左飘右荡,随着孤舟漂流在无边无际的海面。
——李娟《羊道三部曲》
节制情感并不是麻木冷漠的事情。我知道他们才不是残忍的人,他们的确没我那么着急、难过,但到头来却做得远远比我多。只有他们才 对于所有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所以将死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
——李娟《羊道三部曲》
文学比历史更久远,因为事件转瞬即逝,相反文字会留存下去。 ——我们不曾现身于历史事件的现场,但我们置身于文学记载之前。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如果我想起过去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读过的书。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思考需要抽象,而抽象靠的是忘记细小的不同而根据事物所包含的想法将它们总合起来。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在一部心理小说中一切都是允许的,任何对应人物性格的奇想都是允许的。相反,在一个相当混乱的文学时期,是侦探小说挽救了逻辑的严谨,因为一部侦探小说是一个智力的故事:就是说,它是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故事,其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解释的。因此有一种逻辑的满足感在侦探小说之中。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被一首诗所感动不是小事,那是我们应该感激的事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此外,根本性的事物是不能定义的,因为您该如何定义,比如说,咖啡的味道,日落那愉悦的忧伤,或是一个人可能在早晨感受到的那种,肯定是虚幻的希望呢。这些事物是无法定义的。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因为我真的相信诗人的工作是相当被动的:一个人收到神秘的赠礼,然后尝试赋予它们形式……但它开始时总是某种陌生的事物,某种古人称为缪斯,希伯来人称为灵体,叶芝称为大记忆的事物。而现在,我们的当代神话更偏爱不那么美丽的名字,如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等等,但都是一样的:永远都是这个理念,某种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事物。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我说话的这一瞬,已经远离了我。”——布瓦洛。这行诗因自身而存在。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人们试图从所有地方移除诗歌,上星期我在不同的地方被问到……两个人问了我同一个问题。那个问题时:诗歌有什么用?我对他们说,死亡有什么用?咖啡的味道有什么用?宇宙有什么用?我有什么用?我们有什么用?这种问题问得太奇怪了,不是吗?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话像柏拉图的话一样令我印象深刻。他对于美的观点是:“在美之中,上帝与恶魔交战,战场是人心。” -这很像易卜生的话:“生活是在大脑的孔穴或洞窟里与魔鬼交战,诗歌是在庆祝对自己的最后审判”,颇有相似之处。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艺术和文学……或许应该尝试从时间里解脱出来。有很多次我曾经被告知艺术取决于政治,或是历史。不,我相信这是大错特错的。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我也不是我,我梦见了世界就像你梦见了你的作品,我的莎士比亚,你是在我梦幻的形体之中,你像我一样,是众人也是无人。”——《约伯记》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化妆品“(cosmetica)这个词的词源竟出自宇宙(cosmos)。宇宙是世界的大秩序,化妆品则是一个人强加给自己的面孔的小秩序。此即同一个词根,宇宙:秩序。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对于已经写下的一切,一个人读过的不过是几页而已,对于世界,一个人看见的也只是几个幻象而已。但,或许不妨认为这些书页包含了其他的书页,也就是说,以柏拉图的方式,一个人已经见过了万物,已经读过了所有的书。即使是用不认识的语言写下的书。因此有人说所有的书都仅仅是一本书。我曾经想过多少次,文学的主题,原本就寥寥无几,而每一代人追求的都是细微的变体,每一代人都在用本时代的语言,重写早已被写下的东西。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有所谓诗意的主题和诗意的时刻这种假设就是一个错误:一切主题都可以是诗意的。华尔特·惠特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戈麦兹·德·拉·赛尔纳也以他的方式证明了。见日常所见皆为诗意。有一句话说的是……“really stanger than fiction”:现实比虚构更离奇。而切斯特顿也犀利而正确地主张这一点,我相信,他说:“因为我们令虚构适应我们自己,另一方面现实更离奇得多,因为创造了它的是另一个,那个他者,上帝。”因此现实必定是最离奇的。
——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 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