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最新原创句子 第25页
▼
首页
搜索
推荐心语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要之,人生则必有两面,虽尽人有死,而生生不绝。虽安常守旧,而仍能与时俱新。虽危乱多败,而仍可继起有成。虽悲哀深切,而乐亦自在其中。
——钱穆《晚学盲言》
事若易而实甚难,事若难而实甚易。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钱穆《晚学盲言》
人生先有此躯体,躯体各部分俱有知,成为魄。其总体之知乃为魂。人之死,魄随躯体而亡,魂气则无不之,可以流散天地间。
——钱穆《晚学盲言》
中国人称政治,政者正也,合四隅成一方为正。治指水流,众水滴依道而行。四隅之于一方,水滴之于一流,即部分,即总体。水其总体,水滴其部分,不失其自由平等独立之地位,而相互间无所争,乃能融成一总体。故中国人言“群而不党”。
——钱穆《晚学盲言》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乃见生命大全体之共通大同处。六十而耳顺,则知天命后,凡即所闻皆顺非逆,即见其皆天命矣。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亦即天命,我心所存与天命合,心之德,即天之命,则心而即天矣。
——钱穆《晚学盲言》
个人主义有己无人,社会主义有人无己,皆失其理,又何道之存
——钱穆《晚学盲言》
人生正如一番旅行,各人投生到此同一物世界,而各人之生命旅程,所取所得,则千差万异。旅行只是一外形,旅行者之心境,乃是此番旅行之真实内容,有意义,有价值。换一人,便一切都换,绝不相同。
——钱穆《晚学盲言》
礼之主要内容,即是宗法,富自然性,与政府制定法律强人以必从者不同。
——钱穆《晚学盲言》
中国文化大传统,在政治社会之相互影响间,特有一深意,即政治常由社会来领导,不由政治来领导社会。
——钱穆《晚学盲言》
在农人每见其业之可以相同而为群,而业工者则每感其为分别而成孤。
——钱穆《晚学盲言》
余在对日抗战时,曾一度返苏州,时印光和尚在灵岩山。寺僧皆散,一伙头工人随侍。初夕,印光赏以数百文,晚饭后,伙人告,当回家。印光言:汝今夜仍当返。伙头言:既回家,当俟明晨来。遂辞去,半山树林中一强人,劫其钱去,伙头念钱己被劫,不如仍返山寺,归告印光。印光言:钱仍当送回。劫者因己晚,不下山,来扣山门求宿。伙头开门见是林中劫者,云:你果送钱来了。劫者初不知应门者是被劫人,至是遂直认,并请谒和尚,跪求留寺落发。印光劝其归,好自为人。此事传出,来者如市。印光静坐一室中,壁上一洞,装一小木板,来者扣此板,得缘板即开,印光或有言,或无言,言亦数语而止,板即复闭。余返苏距此己半年,幼年曾读印光书,遂欲约友往访。
——钱穆《晚学盲言》
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相接相通谓之仁,其表现则为礼。
——钱穆《晚学盲言》
不知中国旧文学与其艺术,其间莫不有中国文化传统中甚深的人生理想,与其亲切之体会与实践。今只裙认西方文学戏剧小说中有人生,然此乃从外面叙述,又都限在人事圈子之小范围以内。
——钱穆《晚学盲言》
先得其异同,乃始有是非可判。
故立法当以民为本,不能任于民。所谓“权在民能在政”是也。
——钱穆《晚学盲言》
中国人言礼,更重在行此礼者之心。一则心为一抽象字,不限在身之胸,而可会通与身外。人心乃人类大生命以主要关键。
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相接相通谓之仁,其表现则为礼。
——钱穆《晚学盲言》
故中国人见解,先有天,乃有地,然后乃有万物之于人。
中国人言人生,乃先从人生之大全体言,亦可谓乃人类之大生命。人比有性,性比禀赋于天,古今中外,凡属人莫不如此。
——钱穆《晚学盲言》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
中国人认为人生一切活动皆本预期内在之性,而人性则禀于天,故在人生中即涵有天之一部分,而与天为一。故曰,通天人,和内外,实即融为一体。
——钱穆《晚学盲言》
人生以外,则言天地,亦举其尊卑阴阳动静刚柔,亦言大全体。至于枝节部分,则贵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分别善处,要之,亦不违大局全体为主。
——钱穆《晚学盲言》
中国人重德,德即性也。
故人生当论其时,论其位,而其实其位,则为在其心。
——钱穆《晚学盲言》
人之生命乃天地大生命中一小生命,如川流中水一滴,故生命实在孤独处。
——钱穆《晚学盲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