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推荐心语 第5页
▼
首页
搜索
推荐心语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
——杨金水
——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
我们就像被圈养在支配世界的一小撮人所打造的牲口栏里。他们能确保我们的日常安全时,我们毫无怨言。但他们并不是慈悲为怀的菩萨,而是人。一旦你触犯他们,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你捻死。研人如今就在遭他们蹂躏。标榜人权的美国居然率先践踏基本人权,这一事实本来就令人大跌眼镜。
——高野和明《人类灭绝》
资本主义保障的自由竞争,就是一种将原始欲望的暴力性转换为经济活动能量的巧妙制度。
——高野和明《人类灭绝》
人类进化 生物进化只能通过基因位点突变,这条理论现在受到了挑战。观察化石资料可知,生物进化既是渐进的,也是断续的。在进化这一现象中,藏着一种知的规律,即生物是通过渐进和断续两种方式新陈交替的。生物花费漫长的时间积界细微的变化然后在某个时刻、性状突然发生巨大的改变一一这种观点在我们灵长类生物身上也适用 巴大学教乔治奥利弗在其著作《人与进化》中,从生物人类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类的进化。
——高野和明《人类灭绝》
人类运用智慧,编造出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爱国心等词汇,试图掩盖同类相残的本能。
——高野和明《人类灭绝》
八旗传统中,皇帝直接掌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这三旗被称为“上三旗”,其他五旗被称为“下五旗”。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说到雍正信佛,欧美学者认为清初皇帝都宣称崇信佛教,这是他们的政治需要,因为佛教信仰能帮他们更有效地统治广大的蒙古和西藏地区。因而信佛是一种政治手段。民国清史大师孟森尽管深知雍正信佛修行,但他基于雍正上台后残酷镇压异己和兄弟的历史,不相信雍正是真正的佛教大师,因而解释雍正是通过佛教修行来掩盖他夺位的企图。中外史家的这些解释,都混淆了一个时间顺序,那就是雍正先是佛教修行者,然后才是皇帝。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来华的传教士文化程度都很高,他们内心深处是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明朝能够复国。他们当时叫满人为“鞑靼”人,认为满人入侵是蛮族入侵。“鞑靼”这个词本身在欧洲就有来自蛮荒之地的意思。现在一些欧洲餐馆的菜谱上还能看到一道菜叫“鞑靼牛肉”。这道菜的主体是一个生鸡蛋打开后淋在一块切成肉末的生牛肉上。整盘菜完全生吃,不做任何烹调。“鞑靼牛肉”是不是真的来自满人已不可考,不过这道菜很具体形象地刻画出欧洲人印象中“鞑靼”的原始感。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打探中,传教士还了解到福建地方上对修女问题有意见。当时福建有遗弃女婴的习俗,传教士因此收容了不少女婴。收容的女婴长大后,传教士把他们培养成修女。当时福建以及浙江很多地方男女比例失衡,由于男子娶不到老婆,这些地方还存在卖妻、典妻的习俗。福建乡绅看到修女,认为这是天主教蛊惑妇女人教,影响了当地的传宗接代。他们并不了解这些修女大部分是由弃婴长大而来。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根据传教士记载翻译)你们就评其他宗教教派。难道是一些宗教好,一些不好?事实并非如此,所有宗教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都在某方面是好的。但从众多宗教论说来看,文人们〔指儒家)还有你们这些天主教传教士以及其他一些人,很少有真正把自己宗教教义搞明白的。你们得先把自己的本心弄明白了,才能真正理解你们自己的教义。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庙堂之上的变动,我们后来者似乎能带着“后见之明”来评点一番;但变动发生前,谁也预料不到,哪有什么规律可总结?史家要做的,也许就是把发生过的故事和细节挖掘出来就好。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说人与人就像宇宙间散落的文字,碰巧相逢,连缀成词句和诗歌。如果不是建这座图书馆,我不可能与那么多的人相识。不期而遇,路转溪桥忽见,生活给我的奖励太丰厚。我的这本小书就要到达读者的手中,希望你们多批评。 在未来的路上,我愿温习斯宾诺莎的语句:“人的身体具有与其他物体共同的东西愈多,则人的心灵能认识的事物也将愈多。”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套话为什么这样流行?威廉·津瑟在《写作法宝》中说:“管理者一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没人再去向他指出简单陈述句之美。”我承认,“不懂文字之美”也许是一部分原因,但“故弄玄虚”恐怕是更深层的心理需求,越玄虚,越没有破绽,就越安全。有关这一点,影评人梅雪风说得很清楚:“套话的核心要义就是不负责任,所以不敢指向任何实际的问题,永远都只是在言语自己的迷宫里自我繁殖,用一种铿锵有力的空转作为行动的证明。”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我问他:“做义工是不是为了积德行善?”他说不是,他只是越活心越胆怯,反复地想人生的意义金钱的意义。自己需要的物质越来越少,需要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但是只要选定喜欢的,就一定要做。义工这件事就是认准的事。他反复跟我说:“这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为社区服务。我不想拔那么高,我只是在这份工作中能求得心安。”他已经六十多岁,可是聊起父亲时,那缓慢的回忆和愧疚感,依然是属于孩子的。他现在做的这件事,他那爱读书的父亲也许会感到欣慰吧。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这时,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侵袭了他的全身,背后有一股诡异的气息涌过来,那绝不是人的气息,是一种腐肉的腥臭融进空气中,将他包围起来……5岁的丹尼还不太清楚“恐惧”为何物,但此时他却深深感受到胸中那份逐渐扩大的压迫感。一定有东西接近了我,他想着。可身后没有任何声音,应该没有人的。是的,没有人,什么也没有,丹尼告诉自己。然而围绕在他身边的诡异气息仍然紧紧地在他身后窥探着。他想回头看看,只有确定身后没有东西,才能从这种令人崩溃的状态中逃脱出来。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和我在一起?
——斯蒂芬·金《闪灵》
Do you have the slightest idea what a moral and ethical priciple is?Do you?
你有哪怕一点点关于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吗?你有吗?
——斯蒂芬·金《闪灵》
那天回想起小时候,好像是最痛苦最没有希望的时代,又好像是所有痛苦都还没有到来的时代。
——斯蒂芬·金《闪灵》
那些在焦虑中度过的
不眠之夜
那种求而不得的遗憾 和唏嘘
那份不可言说的懊悔 和悲伤
有时候我不禁想问
那些牺牲了时间 健康 和快乐的人
真的换来了 他们想要的吗
不知道啊
但如果没有的话
还是试着
多爱自己一点吧
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儿
——虢爽《我在他乡挺好的》
是啊,树洞也会满的。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你的开心和难过想要第一个跟她分享,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她, 你也可以放心地把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告诉她,你很庆幸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却忘了她也有快乐和悲伤,也会需要人帮忙,也有不敢说出的秘密。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情记得,她在是你的树洞之前,先是你的朋友。
——虢爽《我在他乡挺好的》
你是一个人来的吧
你最终也会一个人走
不管这当中是多少年
你都得一个人
我觉得可以去看父母嘛 对吧
但是你如果 不在你喜欢的地方待着
那你图啥呀
我好想家啊
——虢爽《我在他乡挺好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