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推荐心语 第4页
▼
首页
搜索
推荐心语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故不患择之不熟,而患求之与得异也;不患其不足也,患其贪而无厌也。
——桓宽《盐铁论》
精神的破产毕竟是起于体格破产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创造的动机是要求完美,迫令事实赶上理想:我们要把现实人生,现实世界改造得比较完美,也还是起于艺术的动机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高调谁也会唱,但是我的良心不容许我唱高调,因为我亲眼看见,调愈唱得高,事愈做得坏,小百姓受苦愈大,而青年也愈感彷徨怅惘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有些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更具冲击力的是学生的行动方式。在中国,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在课间也比较安静。而在美国,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便从一个教室蜂拥而出,大呼小叫着奔向下一个教室,青春期的活力如山洪般暴发,其中的紧迫感让我不知所措。 最后就是这里的人本身。美国孩子似乎普遍比较吵闹粗暴,对老师似乎也缺乏尊重。虽然听不懂美国学生跟老师在说什么,但我从来没见过谁会跟老师那样说话。最让我惊讶的是,不拘礼节似乎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常常是对抗性的,但也充满了俏皮和温暖。在这原本令我生畏的第一天,我立刻确定了一件事:我会喜欢美国的老师。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偏见往往会缓慢而无声地吞噬一个人,母亲的困境亦是如此。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飞飞,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跟色盲解释颜色是什么?怎么用语言来表达‘看到红色’ 这种体验?”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非常熟悉颜色,但似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颜色,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只能说到颜色。当我说‘蓝色’或‘红色'时,你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但这只是因为你已经见过这些颜色。我的话只是唤起了你的回忆,并没有传递新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人类完全理解了视觉的工作原理,那么你觉得他们能掌握用第一原理来描述红色的能力吗?”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深夜,空荡的罗马属于野猫。它们追捕猎物、发情叫喊、玩耍或厮杀,眼睛像夜空的星星闪烁。我们在野猫的地盘漫无目的地游逛。
——陈冲《猫鱼》
姥姥说,棋子木头做,输了再来过。(上海话“输忒再来过”)
——陈冲《猫鱼》
到了傍晚,各家大人在窗口大声呼唤自家的小孩吃晚饭,孩子们好像退潮那样跑回家,草坪上瞬间空空如也,只剩下被孩子们踩扁、碾碎了的青草,在夕阳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陈冲《猫鱼》
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明理。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个理字,把理字想清楚了,做起事来就有了主张
——刘和平《雍正王朝》
顺治十年,世祖爷说:滴滴答答,就是时时刻刻。人这一生,能有多少个时刻呢?
——刘和平《雍正王朝》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辛亥革命时就被推翻了
——刘和平《北平无战事》
历史是人写的,但很多人不会被写进历史
——刘和平《北平无战事》
梁经伦:古老的夜晚,和那来自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
——刘和平《北平无战事》
读书是为了明理,明了理就有了主张,知道该怎么做。但理是在变化的,又不能守死理。
——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
铜香炉正上方的北墙中央挂着一幅装裱得十分素白的中堂,上面写着几行瘦金楷书大字:“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中堂的左下方落款是“嘉靖四十年正月元日朱厚熜敬录太上道君老子真言”;落款的底下是一方大红朱印,上镌“忠孝帝君”四个篆字。
——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
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
——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