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心理
▼
首页
搜索
标签:#心理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心理"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心理的句子
/
关于心理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心理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心理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心理治疗需要勇气,实际上,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勇敢的人。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心理学上的“共生”,所指的并不是一种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毁灭的结合形式。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不管是对于男人还是女人,判定其心理是否健康,都不在于我们有多少避免危机的办法,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早一点面对危机、并且向下一个危机挺进。换句话说,判断心理是否健康,要看我们一生当中酒精能应对多少危机。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心理问题的病根千篇一律, 都在于自欺与欺人的谎话交织成一片绵密的网,只有靠绝对诚实的气氛才能消灭。
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默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情形,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柏拉图说,爱是一种疯狂,一种神圣的疯狂。今天我们谈论爱情时,经常把它当做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我说过: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问题降临,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体验。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人格失调者则多是不称职的父母,本人却不知不觉。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弄的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嫁祸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子女。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讲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此类问题。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情感失意而极度沮丧的病人身上。他们无法忍受孤独,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你描述的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人,必须学会自己抬举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东西,那谁还会把你当成一个东西?
——莫言《蛙》
大多数人会投入大量的心理能量来维持他们的偏见,而不是去改变它,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将不利的证据作为“规律的例外”加以排除。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但是,面对着截然相反的全新的证据时,你又为何相信自己对这个人的判决是正确的呢?这是因为你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新证据是有问题的。瞧瞧,他就是一个坏蛋,即便他没有犯这项罪,也一定犯了其他罪。相反,假如你认为是自己让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在监狱里呆了15年,这就与你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相矛盾——你认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完全能够突破各种心理误区以确保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在基斯·戴维斯和爱德华·琼斯所进行的一项实验中,一些学生观察了另一位学生接受访问的情况,在实验者的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告诉另外一位学生自己认为所观察的人很肤浅、不值得信赖,而且单调乏味。做出这一令人难以接受的评价的结果是,实验对象成功地让自己相信那个受害者应当受到自己的批评,而且他们还发现那个人不如受到伤害之前那么有吸引力了。尽管事实上实验对象很清楚,那个人并没有做出什么该受指责的事情,而自己伤害他不过是按照实验者的要求去做,但是他们的心理仍然发生了变化。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人们为了维护自己最初决定的正确性,可能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泥潭。他们可能会更粗暴地对待自己所伤害过的人,因为他们会坚信自己的受害者是罪有应得。他们会坚持自己工作中一些过时甚至有害的做法。他们会支持虐待者和暴君,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和自己都站在正义的一边。
极端的异教徒可能会有一种消灭自己对立面的冲动,因为他们几乎不存在心理失调的问题。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假如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可能会令他们轻易受到处罚、公开地受辱,或者因讲过一些带有某种“主义”的话而被解雇,那么除了可靠的、志趣相投的人,人们宁可将这些话深埋心底。然而,正如需要付出心理上的努力来维持偏见免受冲突信息的损害,人们也需要付出心理上的努力来压抑那些负面情感。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然而,那些自诩为专家的人从未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所谓的培训中并没有要求他们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而只是告诉他们越自信就会越准确:“无辜的人永远也不会招供”;“我亲眼目睹过,所以千真万确”;“我可以分辨出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因为我在这方面有多年的经验”。然而,这样的自信只是伪科学的标志。真正的科学家词用语会相当谨慎——“特定的条件下,无辜的人大都可以被诱使招供;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个人的供词很有可能是被迫招供的”——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的证词经常令人恼怒。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人类的大脑天生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盲点,其中最为狡黠的伎俩便是:它会赐予人们具有安慰作用的错觉。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识别自己在性别、党派、种族、民族方面的差别,但是我们却倾向于根据自己所接触的少数人对其他群体进行概括,将他们所有的人都视为一类。这种习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社会心理学家玛丽莱恩·布鲁尔曾经对定型的性质进行过多年的研究,她曾经报告她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抱怨“男孩们都很爱哭”。这个孩子的证据是她曾经看见过两个男孩第一天离家时哭个不停。当时已经是一位科学家的布鲁尔问道,是不是女孩子中间没有人哭。“噢,也哭,”她的女儿答道,“但只是有些女孩会哭。我就没有哭。”
——卡罗尔·塔夫里斯《错不在我》
在今天,这种怀疑好像正在成为一种日常、普遍的时代心理,对人对事的期待不敢过高,机会都很脆弱,又充满风险,希望经常以各种理由落空,更经常在落空之前自己先放弃。如愿完成一个计划,反而成了一件特别意外的事。
——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心理的句子
#关于心理的句子
#有关心理的句子
#描写心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