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诗
▼
首页
搜索
标签:#诗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诗"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诗的句子
/
关于诗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诗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诗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其实根本没人在意,人们都卷在自己的旋涡里,上班、做爱、高考、写诗、贷款买屋,就像宇宙按照它固有的规则运行着。也许在亿万光年外,某颗垂死的恒星正在疯狂地旋转,把周围时空扭曲成一口虚无的井,并将一切吞噬。四十亿年后,我们的太阳也会如此。在生命的原子返回星尘之前,唯一不朽的只是此刻——我们活着的每一刻。
——陈冲《猫鱼》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说人与人就像宇宙间散落的文字,碰巧相逢,连缀成词句和诗歌。如果不是建这座图书馆,我不可能与那么多的人相识。不期而遇,路转溪桥忽见,生活给我的奖励太丰厚。我的这本小书就要到达读者的手中,希望你们多批评。 在未来的路上,我愿温习斯宾诺莎的语句:“人的身体具有与其他物体共同的东西愈多,则人的心灵能认识的事物也将愈多。”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在被椰揄的这种时候,读诗成了有效的纾解。面对文字和思想,像躲进避难所,获得宁静与共鸣。有强大的心灵在安慰他,外界的非议和鄙薄也就自动飘远了。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一首诗假如是贫乏的,很有可能是因为诗人在花丛中站得不够久一不能用新颖的、激动人心的、生动的方式去看它们,而非因为他对词语的掌握不够。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他也写诗,青木瓜在舌头上的涩味,春末夏初少女的头发,夜晚掀开了碧绿一角,月光倾泻,桂花跌落,水草纠缠。看见冬天枯萎的草木,他觉得它们正在拨动通往春天的门帘。他期待把自己的震颤讲给学生,和他们一起发现日常中的诗意。 起初他做过一些改革,但是教学工作得按整体步伐运行。平行班级的授课进度亡致,模考内容一致。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其实,这些“特效药”起到的作用非常浅。一篇作文要把方方面面都做好,是长久的功夫。夹叙夹议的文章,叙事得有起伏,观点得有推进,举例证要推敲甄选,才可以把文章掀起来。教师顶多教一些小的技巧和架构,比如:怎么去开头?要避免几种陈词滥调。怎么去结尾?用诗句来点题收尾……学会这些雕虫小技,高考顶多能加两分三分。其余的,真救不了。实际上,会写的学生还是按他自己的风格写,不会写的还是不会。指望老师教出来观察生活的方式,很难。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如果把攀登比作一门艺术的话,那么攀登者就是艺术家。如同文人写字,画家绘画,诗人吟诗,攀登者的艺术作品就是在山峰或岩壁上开辟的新路线。他们运用纯熟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山体上演绎着充满美感的路线,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展现出惊人的勇气与意志力。他们开辟了一条条自己命名的新线路,从此便在浩瀚宇宙中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
——宋明蔚《比山更高》
1924年8月15日 星期五 可我的脑子与我一样,喜欢从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径直来到另一间同样敞亮的房间,在田野里散步就如同通向这些房间的过道。现在我正躺着出神。顺便想起,为什么诗歌总得在中午以后才会去欣赏?20岁时,虽然索比硬逼我去读诗,可我说什么也不会出于欣赏去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可现在,散步时一想起今晚可以读二幕《约翰王》,随后再读些《查理二世》,心里便顿觉一阵轻松。我现在需要的正是诗歌——长篇诗歌。事实上,我正在考虑读《四季诗》,我需要的是注意力的集中与浪漫的气氛,所有的词都连在一起,熔成一体,熠熠生辉,再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写作散文上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23年6月4日 星期一 还有,阿斯奎斯夫人使我很难忘记。她肌肤雪白,一双棕色而又朦胧的眼睛,像一只老雌鹰,眼底深不可测,耐人寻味,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她很友善,随和而又果断。倘若只有雪莱的诗歌,而没有雪莱其人该有多好啊,她说,真受不了雪莱。 她夸我气色棒极了,而我一点也不受用。为什么呢?我想部分是因为我也许在头疼。身体健康,用心让自己从生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肯定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事。我所不喜欢的是,觉得自己老在操心,或者让别人操心。管它呢!工作,再工作,赖顿说我们还有二十年好活。阿斯奎斯夫人声称她迷恋司各特的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他说,要成为真正的诗人,必须先做一个一流诗人。当大诗人出现时,那些不起眼的诗人也沾了一些光,变得并非微不足道了。现在并没有大诗人。最后一位大诗人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我问道。他说自约翰逊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吸引得了他。他说勃朗宁很懒散,并说他们都是如此。麦考莱把英国散文给搞砸了,我们都认为,人们现在害怕英语。他说这是咬文嚼字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博览群书,读遍各种不同的作品所导致的。在他看来,D·H·劳伦斯有时写得还不错,特别是新近出版的那本《艾伦之棒》。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18年9月10日 星期二 在我看来,它与其他诗作之间有天壤之别。而这种差别是由情感的极度超脱和淡泊引起的。我从不坐在沙发上阅读卡普尔的作品,沙发的惬意也不适合《失乐园》。弥尔顿以大师的手笔,对诸天使的身形、战争、飞行及住所给予优美的描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令人神往。恐怖、永恒、卑劣、至尊都属于他的范畴。可他却从未涉足过人类内心深处的激情。难道一部巨作就不能反映人类自身的喜怒哀乐?我从此书中没能得到什么启迪以镜鉴生活。我觉得弥尔顿没有真正地生活过,也从未真正地了解过男人和女人。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18年8月7日 星期三 但不管怎样,拜伦的诗歌强劲有力,其语言风格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都具有良好的秉性。好像没有人敢嘲笑他,使他摆脱孤傲之气,因而他也超乎人们意料地变得更像他笔下的霍拉斯·科尔了。他只能让女人来嘲笑他,而她们只会倾慕他。我还没有读到有关拜伦夫人的文章,可我想她只会不赞同他,而不会笑话他。因而拜伦就成了拜伦式的英雄。 1918年8月9日 星期五 百无聊赖,日子过得祥和安宁。还是继续读拜伦吧。我已说过,即使在其身后一百年以后,我还是随时愿意爱上他。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不过拜伦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念头,因而他的诗读起来相当困难。我常常在读到一半时就会走神他顾,思绪会转向旁边的风景或房间上去。很高兴今晚总算要看完了,尽管《唐璜》的每个篇章我几乎都喜欢,但不知为何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过不管读的书是好还是坏,读完时总会都有一种轻松感。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
——汪曾祺《岁朝清供》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汪曾祺《岁朝清供》
东汉末年时,人心所感觉的预兆,是政治要荒颓了,而此一时期的文学却亲切而流露出真情。即使是曹操,虽当时已是政界领导,但其作品仍不失为普通平民之私己谈吐。如其《短
歌行》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其所表现的十足是一首普罗大众的平民诗。与《诗经》《离骚》及汉赋明显有所不同。操子丕、植继承父风,从此树立了文学独立,与政治脱离了关系。
——钱穆《中国文学史》
《曾文正公家训》及《求阙斋随笔》《鸣原堂论文》等,在《曾文正全书》中,盼加浏览,必能与最近弟之功夫有相得之启悟也。于读文之外,并盼同时能读诗,主要可依曾文正《十八家诗抄》所选,就爱读者择其一二家读之,读完了一二家,便可再选一二家,以先读完此十八家为主。最少亦得读完十家上下。每日只需读几首,勿求急,勿贪多,日积月累,沉潜浸渍,读诗如此,读文亦然。从容玩味,所得始深,切记切记…
——钱穆《中国文学史》
惟为学先必有一种超世绝俗之想,弟性情忠厚,可以深入,因诗文皆本原于性情也。若不能超世绝俗,而只有此一番性情,亦终不免为俗人。从来能文能诗,无不抱有超世绝俗之高致,弟于读文时试从此方面细求之,若于此有得,则志气日长,见识日远,而性情亦能真挚而醇笃。文学之一方面为艺术,其又一方面为道德,非有艺术心胸,非有道德修养,则不能窥文学之高处,必读其文为想见其人,精神笑貌,如在目前。则进步亦自不可限量矣。
——钱穆《中国文学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诗的句子
#关于诗的句子
#有关诗的句子
#描写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