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简介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简介
华夏又称衣冠古国,足见服饰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服饰的发展,既反映出生产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的丰富、审美风尚的变化,也体现出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民族交流、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迁。著名学者、作家沈从文先生历经二十余年辛勤耕耘,用娓娓道来的文学语言和900余幅精美图片,连缀起这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服饰史。此书寄托着老辈学者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怀,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常识,还能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和濡染。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经典语录 (19)
- 随著母系社会的衰落,装饰才在妇女方面日益增多,甚至多到不可设想程度,在很长的时间内成为约制妇女的珠玉枷锁。
- 到唐代,成年女子一般多梳双丫双鬟,已少有在背后垂发辫的。婢女称“丫环”即头上丫角和双环并称,是一种新的发展。
- 曲裾衣的应用,春秋、战国到汉代虽具普遍性,但在楚墓及出土实物中才明白它的剪裁方法相当经济,处理材料方法且极重用中南夏季炎热,衣着主要部分,多用极薄的绮罗纱穀,同时用较寛的作,才不至身体妨碾行动。
更多《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经典语录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作者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 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更多)
标签: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简介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资料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介绍
简介创建于:2025-11-20
如果你发现本页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简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介绍有错误,或者你有最新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简介,都欢迎随时反馈告诉我们进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