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适用于微博的句子
▼
首页
搜索
适用于微博的句子
适用于短信的句子
适用于微信的句子
适用于QQ个性签名的句子
“邻里”和“社区”的概念相近,但也有差异。相对来说社区的空间范围比邻里更大。“邻里”更接近于实际的空间,而“社区”与社会空间、人们的居住模式的联系更为密切。 “社”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在古代,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根据《礼记》的记载,每个地区的民众都有一个地缘凝聚中心,由此也出现了社神的祭祀,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的地缘组织或部落。祭祀同一个“社”的成员慢慢就变成同一个“社”的成员了。在这里,前一个“社”指的是社神,后一个“社”指的是社区或聚落的意思。 在今天,“社”是组织化的结构。它的含义发展成为“社会”和社区”。更准确地说,中文的“社区”表示一个包含许多街道和邻里的区域,以及居住在其中的人们。
——王笛《碌碌有为》
在中国传统城市结构中,是否存在广场空间呢? 传统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以街道为主,面西方传统城市空间则以广场为主,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缺乏广型外部公共空间。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的划分主要是基程家政治权力,并非城市内部人们生活所产生的“自然的”和然的”结果。例如宋以前的里坊制便是政治权力方便控制人产物,中国城市没有自发形成的市民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的城市结构中并无“广场”这一场所,所以我时论的是具有广场形态的公共空间。 传统中国具有广场形态的公共空间形态各异,而且种类繁多。
——王笛《碌碌有为》
城市发展吸引了许多移民,他们对“城市市民”这个身份的认同程度代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程度。 在传统社会,检验城市移民的市民意识,最好的办法是看他们对埋葬地的选择。对于许多移居者来说,如果他们在城市中死亡,那么他们所在的同乡会会帮助把遗体运回家乡埋葬,“魂归故里”的重要影响甚至延伸到当代社会。但当一个人或家族决心在城市立足,他们会把逝去亲人的遗体埋葬在城外的墓地中,甚至在城外购买永久性的墓地,这是身份认同转变的关键点。 市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越高,他们的情感越倾向于客居地,参与本地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可能性也越大。也就是说,他越喜欢这个地方,就越想为它做贡献。
——王笛《碌碌有为》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不断促使城市化发展,由此看来,城市人的“精明”性格也许与经济属性相关。清代宁波城市居民中,有4/5是劳动者和商人,其余1/5为知识阶层;到了20世纪初,城区内30万人中,60%从事商业,30%从事农业,剩下10%为各种身份和职业的,例如文人、和尚、算命先生、医生、厨师等。可见,商业人口在城市市民中占比之大。
——王笛《碌碌有为》
庙会娱乐活动对传统道德禁忌和限制的反抗,体现了学者赵世瑜所说的,“有着强烈狂欢精神的庙会和娱神活动,具有一种潜在的对日常的颠覆性和破坏性”。这些狂欢精神是人们情感宣泄的方式,被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但总体来说,庙会中的活动也是凝聚社区的重要元素。 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无论供奉什么神明,基本都是动员社区成员来完成,这些活动基于共同信仰和共同利益。例如有资料显示,1920年中国北方的一次乡村庙会,是由该村326个家庭共同举办的,邻近乡村的村民一同参加了这次庙会。
——王笛《碌碌有为》
保甲组织体系要求各地居民自己进行管理,地方官员只是监督这一体系的运作,并不直接参与,这使得政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不用增设官员就能对遥远的小村子进行统治。 但是保甲制度也使得居民成为潜在的告密者,居民告发他们中间所谓的违法行为,居民自己监视自己,从而使他们因害怕、相互怀疑,而不敢冒然煽动同乡起来反对政府统治。保甲制度作为统治工具,对政府在打击犯罪方面有极大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在对人民的巨大震慑作用上。
——王笛《碌碌有为》
水利建设中的非政府参与,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地区更明显。为了维护堤坝、水渠等水利设施,政府和官员会设置地方组织或个人承担起维修的责任,比如以维护与监管为任务的“里甲”是摊派的,加上大量的地主离开乡村,进人城市居住,只留下佃农承担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维护和维修责任。 从大禹治水的神话到由于修建水利而形成政治结构及其在历代的变迁,都显示出了水利建设中涉及的国家政权与民众的关系。我们既可以自上而下看到,国家通过权力的实施产生了对普通民众的强制和威权,也可以从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抗争中看到,不断形成的矛盾和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水利制度的特征。
——王笛《碌碌有为》
从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力来看,作物复耕制度和施肥等农业种植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粮食产量养活了异常稠密的人口,此时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可以与西欧相媲美的。 更进一步看,在人均预期寿命、出生率、农业技术(特别是灌溉)、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中,中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西欧来说,并没有太大差距。甚至从糖、茶、烟、丝等生活消费品的消耗量来看,中国普通人的消费量有时比西欧还要高。
——王笛《碌碌有为》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生活在过去长期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传统中,政治革命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但是文化、传统、习俗、审美、信仰等,却是长期存在的。 过去对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生活和饮食、教育和思想、思维习惯,一切的一切,仍然产生着明显或者潜在的影响。 …… 讲社会史,首先就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社会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史?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费尔南·布罗代尔,把历史过程分为长时段(自然史人、中时段(社会史)和短时段(政治史)。 …… 海面上的波涛往往由下面的潜流决定,所以我们要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仔细分析,只有听到普通人的声音,才能得到有血有肉的、更鲜活的、更真实的历史。
——王笛《碌碌有为》
鸦片早在唐朝就传入中国了。罂粟最早是在唐代,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的,此后在中国只有零星的栽种。在9世纪初的记载中,鸦片作为一种止咳药在长安的药铺中出售。此后云南地区从印度引入罂粟,后罂粟由云南传入四川,再传入陕甘地区。明朝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着鸦片有治病的功效。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他在贵州贵定县见到了罂粟花,称罂粟花丰艳不减牡丹、芍药。这一时期人们对鸦片的需求量很少,即使栽种罂粟,也只是在家庭院落内,供人们观赏。由此可见,清朝以前的中国,主要还是把鸦片作为一种药物而非毒品使用。
——王笛《碌碌有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