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文学
▼
首页
搜索
标签:#文学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文学"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文学的句子
/
关于文学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文学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文学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大夫曰:“文学所称圣知者,孔子也,治鲁不遂,见逐于齐,不用于卫,遇围于匡,困于陈、蔡。夫知时不用犹说,强也;知困而不能已,贪也;不知见欺而往,愚也;困辱不能死,耻也。若此四者,庸民之所不为也,而况君子乎!
——桓宽《盐铁论》
文学曰:“骐骥之挽盐车垂头于太行之阪,屠者持刀而睨之。太公之穷困,负贩于朝歌也,蓬头相聚而笑之。当此之时,非无远筋骏才也,非文王、伯乐莫知之贾也。
——桓宽《盐铁论》
呻吟槁简,诵死人之语,则有司不以文学。
——桓宽《盐铁论》
在最前面,我们曾经谈到,这场大辩论的产生,还有霍光、桑弘羊斗争争权的因素在其中。因此,这场辩论虽然没有大幅改变经济政策,在权力斗争上却是见了分晓。 经过这一场辩论,文学、贤良对经济政策的大肆批评,严重打击了桑弘羊的政治声望,辩论结东后,桑弘羊的地位已经陷入了霍光设计下的危险状态。 第二年,桑弘羊涉嫌参加一场政治叛变,就被处死了。可以说,霍光终于获得了胜利。 在桑弘羊死后,汉朝政府的经济政策事实上并没有改变,盐铁官卖制度照样施行,均输平准制度也继续存在,甚至桑弘羊生前提议在轮台田的政策,也在他死后由他的政敌霍光付诸实现。可以这么说,一直到王莽汉为止,整个西汉的经济政策都还笼罩在桑弘羊的阴影之下。
——桓宽《盐铁论》
西方大学者(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大半都能同时擅长几种学问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如果纯任理智,则美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如果纯任理智,则宗教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自然没有神奇,而冥感灵通全是迷信。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男女的结合只是为着生殖.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事实上,他和教研室同事的对话多是如下内容:高考新动向、课件制作标准、网课讨论流程、教学案例上传方式…一群人翻来覆去,就是在揣摩出题人的心思。教师围绕试题,像是围绕磨盘打转,缰绳都磨白了,语文教育离文学本身越来越远。他在课堂的缝隙里努力挤进真正的文学,仅有寥寥响应。更多的“做题家”和他们的家长想要更“实用”的东西。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教师围绕试题,像是围绕磨盘打转,缰绳都磨白了,语文教育离文学本身越来越远。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选书不简单,为公共图书馆选书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性和普世性之间做出平衡,又要在个人趣味与公共意见之间把握尺度。在两难的境遇中,与其说我们看到一个文学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如何处理自己的专业,不如说看到一位既热爱书籍又热心于社会公益的“选书人”如何在书海中穿行。
——杨素秋《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宋一坤说,“我想让你帮我收集一些旧报纸,就是你们单位每天看过的各种报纸,特别是文化报、文学报之类的。阿杰写小说,得及时了解文坛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豆豆《背叛》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她一生孜孜不倦地在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探索现代小说艺术的各种可能性。 在小说创作的同时,她一生还写了总计三百五十余篇的文学评论、随笔和书评,她也是一个著名的评论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弗吉尼亚.伍尔芙天分极高。但身体不好,且有精神病的底子。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22年9月26日 星期四 汤姆说道:“他是一位很纯正的文学写作者,深受沃尔特·佩特的影响,又掺杂了一些诺顿的风格。”我说他男人味挺浓的,像头公山羊。 此书没能为乔伊斯留下再写一本书的余地,同时它也暴露了整个英语文体的无能。他认为有些部分写得很优美,但没有反映伟大的思想,而这也不是乔伊斯的目的所在。他认为乔伊斯做了他决意要做的事,只是能揭示一些人类内心的新本质,不像托尔斯泰能说出一些新内容。布鲁姆没有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他说,这种揭示人类心理的新方法事实上向我们证明了此路不通。倒不如那中外在而不经意的眼光常常能揭示一些什么。我说我已发现,潘德尼斯在这一点上更具启发性。(此时,马正在窗外啮草,小猫头鹰叫唤着,所以我又在胡说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22年8月22日 星期二 使自己逐步进入写作状态的步骤如下:首先,在户外适当地锻炼一会;然后读些文学名作。要认为文学直接来自于生活中的素材,那就想错了。作者应该脱离生活——时的,所以我对锡德尼的不请自来颇感反感——对作者来说,肉体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全神贯注地生活在思维之中,不必注意作者性格中的其他闲散因素。锡德尼以来(分散作者心神的因素),我就成了弗吉尼亚,而当我写作时,我便仅仅是一个躯壳。只有当我注意力偶尔不集中,性情多变,又与其他人在一起时,我才喜欢做做弗吉尼亚。现在,只要仍待在这儿写作,我就宁愿做个躯壳。顺便提一下,萨克雷的作品读来很不错,非常轻松愉快,正如他们所公认的那样,具有惊人的洞察力。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19年12月5日 星期五 可是我真认为这部作品的发展很有节奏,假如我是刻意如此的话。反观自己,回家以来,还未碰过一部希腊文学作品,除评论文集以外,什么也不曾读过。这说明我的写作时间根本不属于我。简直无法想象会这么潜心地沉浸在评论中。心中六神不宁,或是其他原因吧,阻碍我面对一张白纸冥思苦索。我仿佛是迷途的孩子,在房间周围徘徊不停,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失声痛哭了起来。《夜与日》仍缠绕在心头,浪费了许多时间。乔治·艾略特从不读书评,因为别人的蜚短流长会令她无法写作。现在我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18年8月19日 星期一 不管怎样,我总以为书读得精细些并不为过,字里行间、每一个暗示都该看得真切些,显见的意思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但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会曲解作者的情感。 最后一点是,希腊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旧,仍是那么撩人而难以捉摸。 希腊文学中的女主角与英国的非常相似,和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差不多。 厄勒克特拉属于视氏族(当然还有其父亲)高于一切的女性,和家族中的男孩子相比,她更重视伦理,觉得自己是与父亲而非母亲血肉相连。我很奇怪地注意到:尽管那些道德传统彻头彻尾地荒谬,他们却一点也不显得低贱卑微,不像在我们这里那样。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 怎样表现倾向性?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字里行间 无论怎么写,都会有倾向性的。
——汪曾祺《岁朝清供》
中国过去讲「文气」,很有道理。什么是「文气」?我以为是内在的节奏。「血脉流通」、「气韵生动」,说的都很好。
——汪曾祺《岁朝清供》
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 写小说用的语言,文学的语言,不是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言。是视觉的语言,不是听觉的语言。
——汪曾祺《岁朝清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文学的句子
#关于文学的句子
#有关文学的句子
#描写文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