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文学
▼
首页
搜索
标签:#文学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文学"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文学的句子
/
关于文学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文学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文学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关于散文的意境,王安忆提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深哀浅貌、短语长情”的审美方式,隐和略的笔法,追求的是意境,但意境和趣味却会瓦解尖锐。
——张怡微《散文课》
其次,真实所感、真实所想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散文的质量。散文是什么呢?情感的试金石。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作题目,但资源有限。它是真正的天意。
——张怡微《散文课》
小说更集中于表达“冲突”,因为“冲突”就是情节,而散文的“冲突”很可能出现在文本以外,文本之内只留下草蛇灰线。
——张怡微《散文课》
北岛的《父亲》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充满了负疚,但负疚不代表妥协。负疚恰恰就是在不妥协中生长出来的
——张怡微《散文课》
“悲剧”这样东西,没有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法迎上去。来的时候,不去书写的那个文学动作,力量可能会比书写还要大。
——张怡微《散文课》
一个故事加上一个道理,是对复杂世界的简化
——张怡微《散文课》
现代散文要讲究弹性、密度与质料。
——张怡微《散文课》
渴望讲故事的人,并不需要太大的词汇量,也不需要训练自己情感的质量,他只需要修改原有的“ending",以期实现和征服世界差不多的欲望,就可以完成一部还不错的作品。所谓“what if”,就是建构可能性。
——张怡微《散文课》
越是描述细致的物,越是展现出沉重,对应着过往岁月的不可追溯。
——张怡微《散文课》
叶先生提出的一种词中的“志”,即“弱德之美”。什么是弱德呢?在艰难困苦之中完成你自己。这个完成,很可能是不被理解的,很可能是被判定错误的,很可能是一种磨砖为镜、积雪为粮的注定没有结果的徒劳的努力。
——张怡微《散文课》
“真实”本来就是很难抵达的,更何况是经由艺术处理后的真实。想当然轻视它,反而比较容易
——张怡微《散文课》
写作,可以让这些没有规律的事,以人的意志修正出一条条秩序来。写小说可以改变这种生活的结局。小说是需要“结尾”的,生活却不一定有结尾。我们有限的生命不一定能赶上漫长的生活为我们准备的结尾。
——张怡微《散文课》
我们的感情不都是文学。用文字书写下强烈的感情,也不都是文学性的。经过文学性处理的感情,是会发生失败的。热爱文学的人潜意识中都相信着语言的可传达性,就连可传达性,都是可疑的。我们通过文字建构意义,我们通过文学从苦恼的、纷乱的日常生活世界里提炼美、提炼价值。但事情并不真的如此顺遂。
——张怡微《散文课》
“尖锐和痛苦”是情感的质量的来源。用情感的锐力开拓与突破第一块石壁,为理性开道。
——张怡微《散文课》
理性地运用感性,需要写作者对思想有感情
——张怡微《散文课》
北岛说我们的语言因为有太多功能,以至于被我们差不多像钞票一样使用过度,变旧了。
——张怡微《散文课》
但看多了会发现,无论站在怎么样的制高点,横跨多长的时间,张派们写来写去最会写的,还是女人的内心。这也是难怪,五四以来女性的自觉,步步映照文学的自觉。文学的启蒙,又少不了女性这个抵抗的工具
——张怡微《都是遗风在醉人》
好的散文都不必笔笔中锋般圆满,往往是那笔尖的点滴,最动人心
——张怡微《都是遗风在醉人》
好像有人曾说,小说无非两种题材,一种是村子里来了陌生人,一种是人在旅途中。介入陌生与被陌生介入都是故事,都是轻风,吹吹而已,是虚构的幻象。
——张怡微《都是遗风在醉人》
是的,我明白,你只是孤独,所以一看到谁给你讯息,就激动得像是天文学家接收到了外星人的电波。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受宠若惊的你,请先别急着掏心掏肺,而是要冷静下来分析,对方到底是人还是鬼。
——老杨的猫头鹰《姑娘脱贫比脱单更重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文学的句子
#关于文学的句子
#有关文学的句子
#描写文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