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经典语录
▼
首页
搜索
经典语录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身为移民,我无法摆脱那种奖学金就是经济命脉的感觉。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一个家境清寒,生活用品和计算机这类学用品要去车库拍卖捡破烂的学生,怎么可能负檐常春藤名校的学费?但我还是忍不住申请了普林斯顿。就把它当成特别的象徽吧,当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科学演化史比较富有诗意的部分就是思想的酝酿期,即使某些理论的概念一时之间无法实现,依然具有价值。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我希望自己能闭上眼睛,视若无睹。她藏在大衣底下的那双手不小心露出来,正在微微颤抖。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我爱物理,就像我父母在我小时候与我分享他们最爱的东西。这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爱。⋯⋯ 但物理的美妙是我自己发现的第一件事,因此感觉很不一样。这是我想要追寻的束西。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她快步走,我努力追上。「飞飞啊,也许我把你教得太好了,」她无奈地说,「你和我一样,都不属于这里。」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我不知道我母亲接下来说的话是不是在回应老师。她低著头,馨音比之前更轻柔。「这是飞飞要的吗?我希望她这么做吗?」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她只剩下想像力可以无拘无束、无远弗届,因此从小就窝在书堆。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岁月流转,母亲的挫折感与日俱增,她的博学被一种简单、更原始的东西掩盖——她想逃。这种欲望在她内心燃烧,使她紧张兮兮,变得更不耐烦,也很难相信别人。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命运使母亲永远对束缚和礼教规范嗤之以鼻,只不过她天生丽质,上镜头,有著突出的颜骨和水灵灵的眼睛,能以美丽的外貌掩饰了骨子里的叛逆。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日后,我也被这种死寂、无言的感觉笼罩,那就是家乡远在他方——连生活本身也是如此没有著落。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我们不属于这里,即使我们嘴里称这个地方为「家」。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第二语言像雾霾,笼罩一切,似乎永远不会消散。儘管如此,去国家航空太空博物馆(National Air andSpace Museum)参观的印象依然在我的记忆中闪闪发光。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这就是5.43亿年前地球生命的状态。当时,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原始海洋所覆盖。相比现在充满感官刺激和智力活动的世界,5.43亿年前的生命形态极其原始,近乎抽象,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它们完全生活在一种“未经审视”的状态中。那个世界完全不被看到,海水深邃而本能粗浅。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感觉,甚至都不能用“黑暗”一词来描述,因为与之对应的“光明”概念尚未被构想出来。在这个世界里,什么都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而所谓的“活着”不过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李飞飞《我看见的世界》
表演过《末代皇帝》中婉容的她,深知美丽与脆弱的结合是多么的不可抗拒。
——陈冲《猫鱼》
深夜,空荡的罗马属于野猫。它们追捕猎物、发情叫喊、玩耍或厮杀,眼睛像夜空的星星闪烁。我们在野猫的地盘漫无目的地游逛。
——陈冲《猫鱼》
我意识到我就是他们所说的“从前的人”,信曾经是我游荡生活中最可依赖的伴侣。我很认同山姆·夏普德对通信的感受:“我喜欢写信,因为它是一种可以随时展开的对话。无论对方在不在,你都可以在任意一个早晨坐下来跟他说话。你可以随便聊,而不必礼貌地等待对方完成他的思路。段落之间可以隔很长时间一也许好几天过后,你会重新拿起笔接着聊
——陈冲《猫鱼》
有些事情——而且往往是最重要的事情,好比地心引力、灵魂、人心、爱——永远只能被感觉、被推测,而不可能被完整地理解或证实。对这些事情,感觉到比知道也许更为重要。
——陈冲《猫鱼》
姥姥说,棋子木头做,输了再来过。(上海话“输忒再来过”)
——陈冲《猫鱼》
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希望和等待!让我们来引用《王子复仇记》里哈姆雷特的最后一句台词:面对着冷酷的世界,保持沉默。
——陈冲《猫鱼》
他指着一颗最亮的星对我说,那是你的眼睛。多年后我读到,那并不是童话或者浪漫的比喻。那颗离我不知多少光年远的恒星,爆炸或陨落后的原子,也许真是铸造了我眼睛的原子。生命只是向宇宙暂借的星尘,有意识的原子,我们的确从尘土而来归尘土而去。
——陈冲《猫鱼》
那时我太年轻,每一次分离,我都还没有准备好。每拍完一部戏,我都像被恋人抛弃。回到学院的日子味同嚼蜡。我在课堂里坚持着,度日如年。没办法,十八岁的我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进学院前我对英语的热爱,已经被跟不上学业的压力和无趣的科班教育磨损为乌有。
——陈冲《猫鱼》
到了傍晚,各家大人在窗口大声呼唤自家的小孩吃晚饭,孩子们好像退潮那样跑回家,草坪上瞬间空空如也,只剩下被孩子们踩扁、碾碎了的青草,在夕阳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陈冲《猫鱼》
记忆,好像早晨爱人离别后枕头上柔软的凹印,那是他在你生命里存在过的证据。你似乎能感到那里的温度,忍不住伸手去抚摸它,把脸贴住它。等你再拾起身,却发现那凹印已经走样,失去了他的痕迹。记忆也好像一个犯罪现场,你一次又一次地去那里查看,反而践踏了那些手印足迹,丢失了真相。我们的头脑总是不停地把记忆里的碎片逻辑化、合理化、美化或丑化,而且每一次造访,都似乎令它离原始印象更远一些。我从很年轻时开始被各路记者采访,不少过去的事,已经被反复叙述,变成了翻版的翻版,连我自己也很难看清它们的原貌。也许,要保持原始的记忆,唯有不去触动它。
——陈冲《猫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