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中的非政府参与,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地区更明显。为了维护堤坝、水渠等水利设施,政府和官员会设置地方组织或个人承担起维修的责任,比如以维护与监管为任务的“里甲”是摊派的,加上大量的地主离开乡村,进人城市居住,只留下佃农承担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维护和维修责任。 从大禹治水的神话到由于修建水利而形成政治结构及其在历代的变迁,都显示出了水利建设中涉及的国家政权与民众的关系。我们既可以自上而下看到,国家通过权力的实施产生了对普通民众的强制和威权,也可以从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抗争中看到,不断形成的矛盾和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水利制度的特征。
句子的出处/作者
——孙皓晖《大秦赋》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编》
——管仲《管子》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林肯《佚名》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雪莉·桑德伯格《向前一步》
——北溟鱼《长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