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超长句子
▼
首页
搜索
短句子
长句子
超长句子
强壮、高大的,被视为一种“大的他者”(big others)。这种对强大的他者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种投射,是人们将自己的偏见和无知投射到他者之上,将其塑造为恐惧的对象。由此,人们关闭了可能的通路,并在自己和他者之间建立起一面高墙。这种恐惧是封闭性的,排斥他人的,认为“他人即地狱”。极端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其实都由这种封闭性的恐惧造成,他们利用了人们心里的恐惧,把恐惧作为工具,打压别人,保护自己。在我看来,这是最具社会伤害性的恐惧,对人、对己都是。
——朱锐《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相较之下,人才是遭受死亡恐惧的困扰最频繁、最深切的生物。怎样面对死亡,怎样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因而成为我们不只在死到临头才需要思考的课题。 对死亡的认知与恐惧存在于人的观念层面,但这不意味着观念层面的存在就一定不够真实、不够现实。恰恰相反,人本来就是观念的动物。
——朱锐《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法国哲学家勒内·基拉尔设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小男孩走进他的卧室,尽管满屋子都是玩具,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一个,无聊之中他随便拿起一辆玩具车。在小男孩正要放下这辆车去拿另一个玩具时,他妹妹走了进来。妹妹看见哥哥手中的车,就向他索要,但是哥哥不愿意给她,于是两个人发生口角,甚至起了冲突。 这就是基拉尔设想的一个前瞻场景。
——朱锐《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第一头鹿子 是从你的眼睛里蹦出来的 第二头鹿子 一路嗅着你身上的花丛 当你侧过脸来的时候 第三头鹿子 用头轻轻顶着你 “从哪里跑出来这些鹿子?” 你的声音在春天里颤抖 “亲爱的,是你自己,你亲手 为它们打开了夜的栅栏” 让我为你长出鹿角吧 我继续这样落后、抒情 反正秋天还早 而冬天,就更加遥远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心碎了,他们的心碎了” 难道这样的心 是由玻璃或陶瓷构成 天哪,到处是心的碎片 谁还敢赤脚行走? 深夜里,是否有人 用胶水 小心地把自己的心黏合? 我的心可不同 仿佛一块顽铁 有东西撞来的时候 只不过发出“当”的一声 它需要的不是胶水 是锉刀,是最粗糙的砂纸 我愿意时刻将它打磨 只要世界上有另一颗心 同样坚硬 而且月亮一样发光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命有繁花 夜读红楼,市声如织,徘徊一场旧梦 隔一条街,曹氏还在消遣心中那块顽石 一个人从深渊回到世上 他带回的涟漪,其实仍旧是无用的 棋局中奔跑的卒,只看得见前面的楚河 孤独终老的人,忘了自己也曾命有繁花 新的一天,我们还得握紧绳子, 缓缓放下竹篮 时代的,小说的,曹氏的涟漪, 在空中挣扎了一下 都回到了之前的漆黑中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早起何为 早起何为,扫地看花 用今天的扫帚扫昨天的地 用古人的扫帚,扫我无用的一生 用一个时辰,从翻开的书 扫出去,一直扫到海角天涯 它弹回来时,消失于无形 原来我无所持握,只是在低头看花 清晨的花是诗人 黄昏的花是禅师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还是树好啊,可以什么都不管 全身心沉浸在昔日的一个漩涡中 高高低低的经历,都是对的,都是美的 它怀抱所有挽留过的流水 不用叮嘱自己,够了,放下吧 也不用担心咫尺之外的漫漫长夜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题晶花洞 唉,这干杯难销的万古愁啊 美有何用 落日有何用 我们全身的火花有何用 把花放在没有春天的地底下 把鱼放在没有波涛的岩石里 把马放在没有草原的大地 把我放在没有你的世界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双河客栈饮茶记 可以北坡种菊,也可以南坡放养顽石 可以西门下山,也可以东门直上青天 借两条山道,不看繁花,只看满头霜雪 借三天艳阳,不晒新谷,只晒一腹闲书 我有悬壶,只装白云不装酒 我有鱼竿,只钓自己不钓你 哪有茶,明明是十万沉舟重逢春水 哪有蝶,明明是一片枯叶迷失此生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每次醒来,都有着短暂的空白 身体在耐心等待着我回来 从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 从虚空,从另一个身体里回来 有时神清气爽,从某座花园起身 有时疲惫,刚结束千里奔赴 这个我,这个不确定的我 在两个身体间辗转 像篱笆上的小鸟 从一个树桩,跃向另一个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听起来不可思议,我真的迷恋着 一枝玫瑰有刺的部分 我还依赖,你的缺点发出微光 把整个人慢慢照亮 我喜欢一根铜线里的黑暗 黑暗到足以藏好全身的火花 我爱这温柔又残酷的人间 爱那些失败者的永不认命 我爱废墟,爱有漏洞的真理 我甚至爱我们的失之交臂 因为,它包含着上述的一切 此生的永不再见,不像结局 在茫茫无边的轮回中,更像 我们故事的序曲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 你读到春天,我已落叶纷飞 一个人的阅读,和另一个人的书写有时隔着一杯茶,有时,隔着生死 我喜欢删节后的自我,很多人爱着, 我剪下的枝条 直到,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 你读到一粒沙的沉默 而我,置身于它里面的惊涛骇浪中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我喜欢的短诗,会越读越长 每次旅行,我增加着它的留白 每一年,我代替它枯木逢春 爱过的列车,送走的人 朗诵时和他们撞个满怀 终于,夜深时一个人不敢再读 我怕在夏夜里读到漫天大雪 它突然变空,就像人生越读越短 生活到已无需生活,窗外一片银色那么美,仿佛世界的尽头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生活越枯燥,越有机会 看到一本书里的繁花 一个人读到海阔天空 遂依稀想起,我也曾 在另一个星球放牧过羊群 雨停了,窗外的桃树 在自己的果实里打坐 唉,历经多少朝代 我们仍深陷在 各自甜蜜的牢笼中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时光呈放射形,它在容纳 越来越多的事物 而我,走动在它很小的局部 宇宙与之类似,浩淼无边地扩大着 而我深陷于其中一个星球 只有在夜深人静 我渺小的心,放下整个时间和宇宙 并把它们仔细比较 多数时候,我深陷于针尖大的生活 阅读,上下班的轨道交错 我深陷于母亲的病情,儿子 对事物的全新看法 又一次,我错过了看流星 那是宇宙演绎时间的轨迹 在这个蓝色星球的局部,我陷得那么深 我要经过多少次出生 多少次死亡,才能真正离开它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好的小说需有基本的枯燥 好的电影,需有适当的闷 我理想的生活,当然 也得有基本的枯燥 适当的闷 我恐惧着过于精彩的故事 因为总有一天,会有人噙着泪 走到我面前: 兄弟,你演得真好 我都感动得哭了 好的友谊需有基本的距离 好的爱情,需有适当的缺陷 我喜欢你,缘于你微笑时 那细微的不对称 所以,好的人生 需有基本的无聊 好的时光,需有适当的浪费 让我们历经旅行和压抑 眼前终于出现 沙漠般真实、冷峻之美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在肥胖的时代,写清瘦的诗 时代越大,诗越小 时代越傲慢,诗越谦卑 每读一次,它就缩短数行 它从森林,缩小到树枝 还在不断缩小 直到,变成尖锐的刺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写作了一整夜 我揉着眼睛,来到后院里 所有的窗口都亮着灯 看上去,这幢楼就像是纸折成的 又轻又透明 只有我顶楼的房间漆黑 呈现出真实的质感 那是我写作时 从心中卸下的黑暗 来不及消散 写作没能挽救我 但它防止了 我的生活过分戏剧化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当一个人还很年轻 他写的东西,会奔跑 会像豹子一样 把藏在黑夜里的人追逐 当他已经年老 写的东西,变得安静 像一面不说话的镜子 只用微弱的光 照着周围的人的空洞
——李元胜《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