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历史
▼
首页
搜索
标签:#历史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历史"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历史的句子
/
关于历史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历史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历史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希望读者们在读到“历史”时,比起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一种记录如同科学一样准确客观,更能够去思考谁记录下这段历史,它为什么被如此讲述。当发现对同一个事件截然不同的记述时,比起快速地判断真伪,更关心为什么。
——北溟鱼《长安客》
诗句曾经是他们用来炫耀才华、交换功名,铺展开自己人生地位与财富的筹码。在时代的悬崖上,诗句与文章,找到它更有价值的位置:它拥抱人心的无助,叩问命运的规则,向渐渐驶离的历史丢出最后求生的绳索。
——北溟鱼《长安客》
如果作为作者我还敢对读者提出一些要求,那么我希望读者们在读到“历史”时,比起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一种记录如同科学一样准确客观,更能够去思考谁记录下这段历史,它为什么被如此讲述。当发现对同一个事件截然不同的记述时,比起快速地判断真伪,更关心为什么。
——北溟鱼《长安客》
他们年轻时都相信自己会与从前的所有人不同,甚至超越历史,超越时间,成为伟人。 事实上并不。一年年草长莺飞终究会掩盖一围不再有人活动的房屋院落存在的痕迹,溪水悠悠,春草空绿。
——北溟鱼《长安客》
抑制宦官与藩镇,在忠诚于中央朝廷的历史书写里从来是正义的举措。可是,哪怕与改革者们一样忠诚于朝廷的朝官也非常讨厌这几个年轻人一在讲究长幼有序的官场传统里,他们抄近道获得了旁人几十年也妄想不来的权力。站得高了,看在别人眼里立刻就是小人得志。
——北溟鱼《长安客》
等到自己真正经历起伏,又忍不计算起数十年宦游的得失。唐代做官,三品之上穿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才能穿绯袍,配银鱼袋。六品之下着青袍,没有鱼袋。在长安蹉跎十多年,他屡屡望见绯袍银鱼袋,现在又功亏一篑。
——北溟鱼《长安客》
人人都知道河东柳氏曾经是朝堂上的顶级氏族。柳宗元的四代祖柳奭(shi)是高宗王皇后的男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宰相。当时柳氏在尚书省做高官的有二十多人,一时风光无限。 人人也都知道,那已经是久远的历史:唐高宗宠幸武则天,为了做皇后,武则天对支持王皇后的朝臣进行了血腥的清洗,王皇后的舅父柳奭被禁止出入宫廷,一贬再贬,也逃不过被处死的命运。柳氏从此衰落。
——北溟鱼《长安客》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跟随史籍与传说各不相同的叙述角度,试图回到微妙不同的历史现场。但是,在每一个关键的岔道口,总能找到截然不同的叙述,每一种都振振有词,仿佛抓住你手掌的手相占ト者。我也只能在这些迷茫的分岔点选择相信某种叙述,跟随它走下去。
——北溟鱼《长安客》
每一次观念的变化,都给同样一个历史事件带来新的角度与叙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历史的诗意所在。
——北溟鱼《长安客》
历史学自然将“真实”作为一种美德。但自从十九世纪历史成为ー门学科,历史学家们慢慢发现,“历史”与科学语境里可以被反复证明的“事实”总有渐近而不能至的距离。 更晚近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反思这种“渐近而不能至”。无法从叙述语气、角度和手段中剥离出的“事实”,同样事件多种叙事的并存是“缺陷”“错误”,还是历史作为一门有关人类思考与活动的学科的种本质特征?更晩近些的历史学家(比如罗兰・巴特、海登・怀特)甚至认为,比起科学,历史更接近文学,脱胎于对语言的操弄的历史比起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叙事技术。
——北溟鱼《长安客》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诗句曾经是他们用来炫耀才华,交换功名,铺展开自己人生地位与财富的筹码。在时代的悬崖上,诗句与文章,找到它更有价值的位置:它拥抱人心的无助,叩问命运的规则,向渐渐驶离的历史丢出最后求生的绳索。
——北溟鱼《长安客》
杜甫在三十二岁这年识得了他这辈子最看重的朋友。 对于杜甫来说,李白是从天而降的异类,充满着神秘的吸引力。李白的父在西城经商,直到他五岁才因为避祸回唐。中原的教有,却充满异域情调。他爱历史,也写怀古,怀古是楼着歌姬,坟头跳舞: 携妓东山土,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北溟鱼《长安客》
在时代的悬崖上,诗句与文章,找到它更有价值的位置:它拥抱人心的无助,叩问命运的规则,向渐渐驶离的历史丢出最后求生的绳索。
——北溟鱼《长安客》
然而历史则决不再重演。人生刻刻翻新,所以任何一番记忆,多少必有些变化,任何一种经验,当其再经验时,也必然又成为一新经验,故说“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钱穆《湖上闲思录》
我们姑如此说,人生有偏向前(多希望未来)和偏向后(重记忆过去)之两型。向后型的特征,最显著的是爱好历史。历史全是人生过往之记录。向前型的人,对此不耐烦,他们急要向前,急要闯向未来不可知之域,他们不要现实,要理想。重历史的人,只从现实中建立理想,急向未来的,则要建立了理想来改造现实。
——钱穆《湖上闲思录》
历史和我和神,皆非先在,皆有待于今日及今日以下之继续创造与新生。
——钱穆《湖上闲思录》
这譬犹普通人误解人生,妄认为凡属过去者全是我。其实我是生生不已的,事已过去而不复生生不息的只是鬼,只是已死之我。已死之我早已不是我,只是物质之化。自然之运,只有在过去中保留着不过去的,依然现在,能有作用,而还将侵入未来的,那才始是我,始成为历史,始是神。
——钱穆《湖上闲思录》
饥而食,渴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人如此,千古如此,此亦是一种再记忆,与再经验。然而无个性,无人格,这只是一种鬼相,只能循环绕圈子,回复原状,重新再来,所以只成其为鬼。这些则只是自然,只是物质生活。要在自然的物质生活中有创造有新生,才成为历史,才具有神性。误解历史的,昧却历史中之神性,妄认鬼相为历史,以为凡属过去者则尽是历史。
——钱穆《湖上闲思录》
人要创造历史,先须认识历史。人要追求神,先须认识神。
——钱穆《湖上闲思录》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之人生而论,大体说来,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若文化远离了自然,则此文化必渐趋枯萎。若大群泯失了孤独,此大群必渐成空洞。若活动损害了安定,此活动也必渐感怠倦,而终于不可久。
——钱穆《湖上闲思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历史的句子
#关于历史的句子
#有关历史的句子
#描写历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