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佛语
▼
首页
搜索
标签:#佛语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佛语"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佛语的句子
/
关于佛语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佛语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佛语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身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贞。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 等无差误 行解相应 名之曰祖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十二因缘有。生下老相随。有身无明至。二相等头齐。身尽无明尽。受报却来期。智身如幻化。急急悟无为。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迷人任他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他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慧可,我现将衣钵传给你作为传法信物,你就是禅宗二祖。在我过世二百年之后,衣钵传至六祖,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在那个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不过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轻视执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间,都会弃恶从善!这四卷愣迦经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来开悟世人,现在一并交给你,你听着: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智慧清净海。理密义幽深。波罗到彼岸。向道只由心。多闻千种意。不离线因针。经花糸一道。万劫众贤钦。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正法香者。其有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诸佛。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众生若不迷。因何问着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故知此难明。唯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他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而制三毒即名解脱。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觅佛。终不得也。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真解。夫真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真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五更般若照无边 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 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还不识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为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持斋。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辄作解者。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菩提达摩《少室六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佛语的句子
#关于佛语的句子
#有关佛语的句子
#描写佛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