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兴趣
▼
首页
搜索
标签:#兴趣 的句子
所有标签
关于"兴趣"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
兴趣的句子
/
关于兴趣的句子
根据受欢迎度及发布时间排序,这些描写兴趣的句子/好句/经典语句可以用来参考写作或设置QQ个性签名等用途。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兴趣的句子,欢迎
发布
出来与我们共享。
所谓青春感,就是动物的野性,没有青春感的人才能在少年时期理性地研究各种动物,探索宇宙奥秘,对世界未解之谜又强烈的兴趣,比如食蚁兽。
——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在读书上,一个教员不能强迫他的学生爱其所爱,一个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有他们同样的旨趣。如果一个对于他所读的书没有兴趣,那么一切东西都是白费的。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跳胡旋舞的要诀,不是随乐班而动,而是旋出自己的节奏。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他轻轻抚着我的前额说:"好一个贤妻,要不要再做良母呢?" 我木头似的没有感觉,只想起件毫无趣味而不关紧要的事,对他说道:"我看厨房里的一块抹布已经坏了,最好把房里用的一块较好的抹布拿下去,把你的洗脚毛巾移作房间抹布用,再把我的手巾给你做洗脚布,我自己……"话来说完,他已经打个呵欠转身朝里卧,大家弄得兴趣都索然了。
——苏青《结婚十年》
茶馆里自然形成的职业、身份、阶层、地域、社区、邻里等分野,在我看来并非是茶馆的排他性使然,反而显示了茶馆的包容性,也即是说可以以类似的设施为各种人、各种目的服务。 其实,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人以群分”,事实上也不存在所谓对任何人都有同样感觉或享有同样权利的公共空间。相同的职业、身份、阶层、地域、社区、邻里等人在一起更有认同感,人们更感觉放松,有更多共同语言和共同兴趣。 其实任何一个不在乎这些珍域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打破这些界限,到任何他们愿意去的茶馆,茶馆一般也不会把他们拒之门外。
——王笛《茶馆》
传教士从最初见到进京的多尔衮,到后来的顺治皇帝,再经历鳌拜专权,最后走进康熙的世界。在康熙的孩提时代,传教士就在他身边。在康熙跟着翰林们学习汉语和经史子集的同时,传教士在内廷里教他数学等西方学问。传教士后来又一步步地帮助康熙和欧洲建立起了各种联系,同时也让欧洲对这个东方皇帝产生了兴趣。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雍正信佛决定了他如何看待传教士及他们的用处。雍正和康熙不一样,他对传教士讲的数学、天文等欧洲学术都没有兴趣,因而在他眼里,传教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一点是他和康熙在看待传教士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比如康熙去世前五年,在用满文写给皇三子的一封口谕中,要他问一位刚从欧洲来的传教士,到底欧洲数学家有没有找到新的方法来求解平方根和立方根。这就说明康熙知道老的方法,但嫌太笨了,所以想知道新方法。对这种问题感兴趣,是很纯粹的学术兴趣。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康熙对学问有兴趣,身边的人也不排斥文化,这些对传教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设想一下,如果康熙跟鳌拜一样,只对满人传统骑射狩猎感兴趣,传教士的西学怎么可能在宫中派上用场?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早年制定政策的传教士没有想到的是,欧洲教廷内部发生了巨变,1750年代开始,耶稣会在欧洲受到排挤打压,各国相继取消了耶稣会。1773年教皇宣布解散耶稣会。(直到1956年,罗马教延才又欧复了耶稣会的地位。现任教皇方济各就是耶稣会神父。)所以1760年代以后,留守在北京的耶稣会神父基本没有了欧洲的支特。在乾隆日渐对西方感兴趣的时候,耶稣会没有能力再派人到中国来。乾隆发现来北京效力的西洋人越来越少,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结果就是传教士没有等来基督教解禁的那一天。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兴趣”这个词经常被大家用来解释人起意行动做事的原因,但往往没有注意到兴趣和兴趣之间的差异。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兴趣”这个词经常被大家用来解释人起意行动做事的原因,但往往没有注意到兴趣和兴趣之间的差异。比如一个人喜欢饮酒,喜欢女色,这些是天性,可以归结为自发产生的兴趣。但还有一些兴趣有很高的门槛,康熙感兴趣的数学就属于这一类。数学作为学问,有内在的逻辑和纯粹的美感,但要领略到这个美感,就得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康熙对西方数学感兴趣必然是先有传教士和康熙接触的因,然后才会有康熙对数学感兴趣的果。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尽管如此,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却一直可以在康熙朝的六十一年中私下接触到康熙。康熙年轻的时候,有些传教士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他身边。长期以来,大都认为是康熙对西学感兴趣,所以经常接触传教士。这个解释明显颠倒了因果。如果不是因为先接触到了传教士一个中国皇帝怎么可能对西学凭空发生兴趣?
——孙立天《康熙的红票》
小牦牛后来才知道现代登山运动中的喜马拉雅式与阿尔卑斯式风格。他对这两个概念的朴素理解并不准确一“区别就在于可能喜马拉雅式完全是服务于别人,帮别人完成这件事情,而阿尔卑斯式是自己去玩这件事情”一但足以让他对阿式攀登风格产生浓厚的兴趣。
——宋明蔚《比山更高》
学校的成绩单是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反应了孩子的智力、兴趣和专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孩子的分数。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
对学校科目的专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教师的兴趣。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发现他什么时间专注,上面时间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部分。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
1922年2月15日 星期五 同时,我又很高兴地发现,我已获得了一种小小的达观,一种近乎自由的感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有所追求。还有,若上苍有知,也该体谅我的苦心。 2月18日 星期六 我想我已打定主意,不准备为大众所接受了,我是真心实意的,我尊重他人的冷漠和非议。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我必须付出一部分代价。我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尽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作为作家,我开始看到,我的兴趣不在文章表现的力度,情感或猎奇,而在于描写某些异乎寻常的个性。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一个人真的不需要什么社会承认的名气,不需要像我以为将能得到的那样,被公认为杰出的女作家。当然,我仍需个别征求一些评论家的意见,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也许唯一的疗法是培养一千种兴趣。那样,一旦事业毁了,则可立刻将精力转移至俄文、希腊文、阅报、园艺、公众事业或某种与写作无关的活动中去。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1919年6月10日 星期二 显然一想到书他就心神振奋,我们是在花园里用的餐。吃饭时宾主皆欢,赖顿既戏谑又得体,他一贯自负,这次更甚以往。他说:“可我真的对爱尔兰丝毫也不感兴趣呀!”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与其他作品相比,我更喜欢《夜与日》的后半部分。事实上每一部分都写得很顺利,不像写《远航》时那么折磨人。而且如果写作时的舒畅和兴趣能预示什么的话,那么我该指望会有人——至少有一些人喜欢这本书。不知道我是否会将它再读一遍,我能有耐心读自己出版后的作品,而不会脸红心跳地合上书本吗? 1919年4月2日 星期三 不过我俩谈得很融洽,我还注意到他的每一根头发都变白了,发根间隔清晰可见,如同一块庄稼稀疏的田地。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日记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
标签:
#兴趣的句子
#关于兴趣的句子
#有关兴趣的句子
#描写兴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