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抄
散文美句
▼
首页
搜索
散文美句
最新发布
今日热门
最受欢迎
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散文是什么呢?情感的试金石。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作题目,但资源有限。它是真正的天意。王安忆老师举了加缪与张爱玲的例子做对比。有一句话值得重视:“这是经过理念高度总结之后的感性果实。”什么意思呢?好的创作需要理性地运用感性,需要写作者对思想有感情。这个描述非常精彩。
——张怡微《散文课》
痛苦本身又有净化功能,促使受苦的人获得益处,几经磨折的心灵,因为自我折磨而变得更加敏锐、警惕,也使得下一次灵感之神突然造访时,创作者得以很快辨识,心领神会,不顾一切地冲人热烈的炭火中。
——张怡微《散文课》
《呼兰河传》写院子里的租客们的那一章,一共五小节,第一小节写“我”家的院子,晴天荒凉,刮风下雨更荒凉。后面四小节,二、五小节首句都是“我家是荒凉的”,而三、四小节首句都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种咏叹的荒凉,远比李娟冬日出现又救过雪兔更有奇异之力,它没有什么复杂的修辞,却反衬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过于甜美了,连悲伤都是很通俗的。什么叫通俗呢?就是可以被表达,表达给十个人,十个人都能懂的那种悲伤。可是,那样复杂的、难以言传的张力是如何达到的呢?可能以我现有的文学知识很难表达清楚。但我至少知道,它不容易抵达,外部世界宿命的、与生俱来的某种无力回天的东西深藏其中,文字呈现只是这种宿命之力的音韵、气息或者节奏。它无法构建全貌,好像土地与命运的关系。
——张怡微《散文课》
小说的意境在于使命不达,散文的意境在于虚实,虚实的基础就是“远近”。
——张怡微《散文课》
弗洛姆最著名的著作《爱的艺术》中提到:学会任何艺术的一个条件,是对掌握这门艺术的高度关心
——张怡微《散文课》
关于散文的意境,王安忆提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深哀浅貌、短语长情”的审美方式,隐和略的笔法,追求的是意境,但意境和趣味却会瓦解尖锐。
——张怡微《散文课》
其次,真实所感、真实所想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散文的质量。散文是什么呢?情感的试金石。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作题目,但资源有限。它是真正的天意。
——张怡微《散文课》
“我也不是每天都爱母亲”。这才是人生常态,爱不是凝固的状态。而所谓“经历的结构”,无非是爱的经历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从哪里冰冻,又到哪里看到了一点点萤火。我们不可能篡改冰冻的答案,正如前文我们曾谈到的无从“挽回”。我们不可能逼迫自己承受符合不了的力量,哪怕这种力量打着“爱”的名义,但我们可以在散文里,截取这些情感流动起讫的位置,我们可以裁剪观看的时间点。我们在散文外部成长,又在散文内部完成启悟的过程。
——张怡微《散文课》
小说更集中于表达“冲突”,因为“冲突”就是情节,而散文的“冲突”很可能出现在文本以外,文本之内只留下草蛇灰线。
——张怡微《散文课》
陈独秀就曾经说,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威权(《实庵自传》)。
——张怡微《散文课》
回忆的剪裁对于写作有深远的意义
——张怡微《散文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宣称:“唯有变化是永恒。”变化会诞生新的困难,新的困难都是写作的矿藏
——张怡微《散文课》
“孝子”这个议题非常复杂,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不失为一个好的写作题材。因为它充满传统观念和现代意思的博弈,也充满人性控制欲望的幽暗。
——张怡微《散文课》
北岛的《父亲》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充满了负疚,但负疚不代表妥协。负疚恰恰就是在不妥协中生长出来的
——张怡微《散文课》
“悲剧”这样东西,没有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法迎上去。来的时候,不去书写的那个文学动作,力量可能会比书写还要大。
——张怡微《散文课》
艺术家总是很痛苦,因为体验过极致纯粹的“应感之会,通塞之纪”,就再难回到日常枯燥的世界中。痛苦本身又有净化功能,促使受苦的人获得益处,几经磨折的心灵,因为自我折磨而变得更加敏锐、警惕,也使得下一次灵感之神突然造访时,创作者得以很快识,心领神会,不顾一切地冲入热烈的炭火中。
——张怡微《散文课》
(京剧清风亭)可见中国的“亲情”故事,本来就处处血泪,哪来那么多和风细雨的美文佳话?
——张怡微《散文课》
一个故事加上一个道理,是对复杂世界的简化
——张怡微《散文课》
现代散文要讲究弹性、密度与质料。
——张怡微《散文课》
如果说好的小说创作者需要具备情绪稳定的偏见,那么好的散文写作者在复杂情感的艺术处理中,需要具有不断发现“真相“、不断发现“无法挽回”诸事的热情与好奇心。这才是“工夫在诗外”的准备工作。
——张怡微《散文课》
渴望讲故事的人,并不需要太大的词汇量,也不需要训练自己情感的质量,他只需要修改原有的“ending",以期实现和征服世界差不多的欲望,就可以完成一部还不错的作品。所谓“what if”,就是建构可能性。
——张怡微《散文课》
越是描述细致的物,越是展现出沉重,对应着过往岁月的不可追溯。
——张怡微《散文课》
叶先生提出的一种词中的“志”,即“弱德之美”。什么是弱德呢?在艰难困苦之中完成你自己。这个完成,很可能是不被理解的,很可能是被判定错误的,很可能是一种磨砖为镜、积雪为粮的注定没有结果的徒劳的努力。
——张怡微《散文课》
“真实”本来就是很难抵达的,更何况是经由艺术处理后的真实。想当然轻视它,反而比较容易
——张怡微《散文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 转
取 消